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如何充分发挥民航比较优势?
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,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,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,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,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。
《纲要》明确,到2035年,基本建成便捷顺畅、经济高效、绿色集约、智能先进、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,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、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、县级节点有效覆盖,有力支撑“全国123出行交通圈”(都市区1小时通勤、城市群2小时通达、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)和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(国内1天送达、周边国家2天送达、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)。交通基础设施质量、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。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有力保障国家安全,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。
民航资源网专家綦琦表示,《纲要》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,意义重大。也为交通强国“十四五“建设任务和规划指标明确了方向,为2035年中长期发展稳定了预期。
民航资源网专家林智杰同样认为,《纲要》体现了多种交通方式融合的大趋势。以往的规划是各自规划,铁路有铁路的,公路有公路的,民航有民航的。那么之前出了一个综合交通规划,现在又有了一个立体交通网规划。表明我们综合交通方式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凸显。以后老百姓的出行会更加方便,换乘衔接的体验会越来越好。
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如何充分发挥民航比较优势?
《纲要》指出,到本世纪中叶,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,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,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、服务优质均等、安全有力保障。新技术广泛应用,实现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出行安全便捷舒适,物流高效经济可靠,实现“人享其行、物优其流”,全面建成交通强国,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。
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连接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、边境口岸、国防设施、主要景区等。以统筹融合为导向,着力补短板、重衔接、优网络、提效能,更加注重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和增量供给质量提升。完善铁路、公路、水运、民航、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网络,构建以铁路为主干,以公路为基础,水运、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。
对此,林智杰表示,从中可以看出,民航在整个综合交通体系中排在了铁路,公路和水运的后面。尽管民航的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中是排第二的,仅次于铁路,但是货运周转量远远落后于其他交通方式。所以在国家整个立体交通网规划中,民航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得到特别充分的体现。
那么怎么来理解民航的比较优势呢?
林智杰认为,第一是国际交往,特别是国际和跨洋的旅行,民航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,一带一路,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都需要民航的支撑;第二是国内的商务出行,特别是城市群之间的通道建设主要也依靠民航;第三是国际高价值的货物运输。这三点是民航相对于铁路公路水路的比较优势,所以未来民航可以在这些方面多做文章。
《纲要》中还有这些亮点值得关注
根据《纲要》提出的目标,到2035年,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,民用运输机场达到400个左右。
綦琦表示,以构建双循环新格局,启动国内消费市场升级,增加民航运输机场数量,进一步织密国内航线网络是必需的,是我国建设多领域民航强国的必要地面保障资源支撑。
《纲要》还提出打造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。綦琦认为,这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具体举措,可以看出,民航管理部门高度重视,下定决心补齐我国民航航空物流短板。以构建全球123快速物流圈为抓手,增加以全货机机队规模、航空货运枢纽数量、境外航空物流设施、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等全要素资源供给。
此外,《纲要》中多次提及通用航空与城市空中交通发展。围绕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,《纲要》指出,研究布局综合性通用机场,疏解繁忙机场的通用航空活动,发展城市直升机运输服务,构建城市群内部快速空中交通网络。建立健全城市群内交通运输协同发展体制机制,推动相关政策、法规、标准等一体化。
綦琦表示,与运输航空相比,我国通航发展极为滞后,短板明显,但这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点发力方向之所在,也是能持续获得增量发展的重点领域。补齐我国通航短板需要新模式、新体制、新机制、新业态、新思路。基本航空服务、城市空中交通、低空旅游、支线货运航空、无人机货运、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研制、等均是值得重点发力的细分需求新市场、新赛道。
目前,城市空中交通UAM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-VTOL已经逐渐得到各国重视,未来有望成为既无人驾驶汽车之后,又一全球业界竞相追逐的未来产业。我国利用在全球无人机研制领域的先发优势,在应用场景方面和适航管理等方面追赶上,乃时不我待。
附:一图解读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